新闻资讯

谈球吧入口让企业家找到科学家 让科学家走进企业

2024-11-15 阅读次数:

  谈球吧官方网站得以成功攻关。”“芜湖航空航天产业需要解决国产化固定翼飞机高附加值飞行服务系统集成问题。”“滁州凤阳硅基材料产业要攻关高纯度石英砂提纯难题。”“蚌埠希望提高聚乳酸纤维耐温性能……”

  10月30日,中国科协“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调研对接活动在安徽合肥举行,来自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省市科协、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专家齐聚一堂,为安徽企业发展“把脉问诊”,提供智力支持。

  据悉,“科创中国”是中国科协打造的“创新、创业、创造”品牌,是中国科协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建功立业,构建科技与经济融合的创新生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落地生根。

  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江介绍:“‘科创中国’最终目的就是让企业家找到科学家,让科学家走进企业。”

  “‘科创中国’是提供高端智力支持、资源整合、供需对接的重要服务平台,此次调研对接是推动安徽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一次意义深远的活动。”安徽省科协党组成员、王佐才表示,近年来,安徽始终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并作为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今年自科技服务团工作实施以来,安徽省科协高度重视,先后与中国科协、全国学会以及地市科协积极沟通对接。基于地方经济发展、企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大需求”,主动下沉摸情况,精准收集企业需求,最终有6个项目入选“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项目。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需求,有产业体系构建、技术攻关、战略规划、产业转型升级……比如,安徽省汽车产业属于全省首位产业。我们真诚希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专家们站在全球维度,在构建安徽新能源汽车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提供建议,而不仅仅是解决一个技术问题;在对接马钢时,他们则提出车轴表面改性技术的具体需求。”王佐才说。

  围绕安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食品健康等领域“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今年中国科协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科技服务团、高速重载列车车轴表面改性关键技术研究科技服务团、先进结构材料科技服务团、硅基新材料科技服务团、蔬菜产业科技服务团、主食营养健康产业科技服务团6个服务团。

  王佐才介绍,“截至目前,这6个科技服务团工作已全部启动,先后赴20多家企业开展服务对接,并对马鞍山钢铁、芜湖奇瑞、铜陵有色等领军企业的近70项科技需求开展了深度对接,充分发挥了全国学会在赋能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上的重要作用。”

  “来自全国的专家们深入地方园区和企业,面对面听取技术需求,挖掘重点产业链发展难题,解决重大产业共性技术问题,让我们倍感鼓舞,进一步坚定了科技赋能企业发展的信心。”马鞍山市科协党组王成中说。

  王佐才表示,下一步,在中国科协的指导下,安徽省将继续依托“科创中国”安徽科技服务团项目,搭建一批标志性活动平台,助力优化区域创新创业生态。加快人才与技术资源导入产业一线,助推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希望持续推动“科创中国”建设取得实效,为安徽省科技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随着铁路的发展,高铁已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然而,在高铁系统中,车轮、车轴以及轴承等关键零部件仍在积极推进自主化制造。

  “车轴是直接影响列车运行安全性的核心走行部件,在服役过程中受力情况十分复杂,易引起疲劳失效,车轴表面是产生疲劳裂纹的主要区域。”中国宝武工程科学家张建介绍,国外先进企业通过车轴表面改性技术大幅提高了车轴的性能,形成了核心技术,在行业技术及国际市场上占据了领先地位。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钢)作为我国领先的列车轮轴制造企业,积极组织开展了“高速重载列车车轴表面改性关键技术研究”攻关。同时,向中国金属学会提出了帮助提供技术咨询支持的需求。

  “这不仅是马钢的需求,也是行业的需求。”张建表示,期望通过该项目的攻关,在高速重载列车车轴的技术研发、制造工艺和产线装备上取得体系化的突破,形成先进的、自主可控的车轴制造关键核心技术。

  在得知马钢的需求后,中国金属学会立即与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安徽省市科协、马钢充分沟通,就项目目标、项目推进方式进行对接,完成项目立项准备工作。

  8月16日,王新江带队前往马钢进行实地调研,商定启动会议方案。9月10日至11日,“科创中国”“高速重载列车车轴表面改性关键技术研究”科技服务团项目启动会暨技术研讨会在马钢召开。

  王新江介绍,“启动会上,服务团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翁宇庆亲自挂帅,与会专家就4种典型车轴表面改性技术在全球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分析把握各项技术的优缺点。交流会后,专家召开闭门会议,结合国内轨道交通实情和中国车轴服役特点,初步遴选出了在经济性、安全性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好前景的两个技术方向。”

  11月1日,针对初步拟定的研究方向之一“表面感应淬火”技术,中国金属学会又组织专家在西南交通大学和西华大学主办了专题技术研讨会,对相关技术进行深入论证,形成咨询建议报告,为企业产业化应用提供支撑。

  “通过参与这个项目,深刻感受到了‘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在项目机制创新方面做了深入的调研思考、细致的设计安排,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快速遴选出问题需求所对应的国家级专家团队,聚集牵引出更好的‘智囊’服务。这恰恰是项目攻关单位所不具备的优势条件。”张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会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开展深度攻关和推进产业化应用。

  10月31日,“科创中国”先进结构材料科技服务团走进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星智控”)。这是一家深耕工业领域32年、专业从事工业过程智能感知装备与控制系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在工业生产中,物料成分是当前工序精准调控和上下游工序衔接的核心参数,同时也是工况评估和产物质量评价的关键指标。以往,物料成分检测只能依赖于人工在现场取样,再送样到化验室,由专业化验人员进行制样和检测,最后将结果上传到系统反馈至现场生产。整个过程最快1个小时,慢则4至6小时。”金星智控首席技术官潘从元介绍道。

  为攻克复杂恶劣工业现场物质成分在线检测难题,潘从元带领研发团队勇闯科研“无人区”、扎根工业一线年成功推出全球首款实现高温熔体成分在线检测商业化设备——GS-LIBS2200熔体遥测式激光成分分析仪,无需取样制样,无需人员值守,最快30秒获得成分信息。

  截至目前,金星智控已为全球五千家工业企业提供成分检测、温度探测、视觉感知三大系列数十款智能感知装备及行业智能解决方案。

  2023年,金星智控开始与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接触。2024年,金星智控当选为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单位,潘从元荣获全国有色金属优秀青年科技奖。通过积极参与学会主办的各类展会和论坛,金星智控与众多专家学者、行业用户开展交流,汲取意见。

  “做技术最怕就是钻牛角尖,而科技服务团专家的加入,可以从不同视角审视同一个研发过程,有助于提供新的思路,开拓新的应用场景。”潘从元介绍,比如,有专家曾建议他们,用于熔体原料的检测技术同样可以应用在再生资源回收,并且行业对这种需求非常迫切。

  “以往,我们更多是站在企业或行业的需求角度,寻求与高校、科研院所甚至是用户企业之间点对点的合作,而科技服务团则是站在国家层面,确立发展方向,汇聚行业资源,有利于我们企业打开点到面的合作局面。”金星智控副总经理周慧表示,希望后期通过科技服务团,能够引进更多的专业人才,邀请专家进企开展“蹲点式”科技服务,为行业用户引入更多创新资源和技术支持,打造更多具有适配性的智能感知装备及强行业属性的智能解决方案,共同推动中国工业智能化发展。